跳脫傳統產業框架 洪鎮海:勇於創新別害怕

This is an image
儒鴻企業董事長洪鎮海鼓勵政大學子勇於創新,不要害怕。胡安妤 攝影。

【校訊記者胡安妤報導】政大企業管理學系26日主辦CEO論壇,邀請儒鴻企業董事長洪鎮海分享其在紡織業的創新經驗,透過創新創造市場區隔並滿足客戶需求,甚而締造儒鴻企業獨步台灣的領先地位。
 
紡織業被視為夕陽產業,但洪鎮海反駁:「從頭到腳,從裡到外,誰能脫離紡織?」,強調紡織與生活息息相關,是方興未艾的產業,不過面對四面八方競爭,如何市場區隔,就必須仰賴創新研發。
 
洪鎮海指出,台灣紡織業無論上、中、下游,皆有「做得快做得多來壓價格」的弊病,但他認為,如此只會讓台灣紡織業遭遇瓶頸、競爭力只退不進,他提出「少量多變化」,在生產到一定量時,要懂得創新、多生產附加價值高的產品。
 
此外,產業整合也是造就創新的一大主因。洪鎮海帶領儒鴻從原廠委託代工(OEM)走到原始設計製造(ODM),利用現有的原料加上技術變化,輔以市場流行資訊,讓儒鴻不只賣布料,更能與客戶溝通,將客戶提供之產品概念迅速轉換為實體產品,讓其他廠家望塵莫及。
 
洪鎮海表示,產業創新與創新產業截然不同,創新產業為從零到有,而產業創新則是在既有的產業上,抓出幾項問題或可塑造的角度,從有能力的範圍來改造,創造新的想法,並且從產品面、制度面、管理面等各種不到位、不夠好的地方,審慎思索如何改變。
 
「紡織不是給有錢人來玩的,紡織是給有熱忱有興趣的人來工作的。」洪鎮海提及他的用才哲學,對紡織業具有熱情很重要。此外,他偏好三十五歲以下的年輕人,認為年輕人在觀念上較容易塑造,學習速度也較快,儒鴻企業即使不缺人,每年仍固定招募10位年輕人,積極培育人才,以備不時之需並提升企業競爭力。洪鎮海深信「選對人,做對事」,讓人才適得其所,不囿於固定職位,適才任用,他鼓勵年輕人勇於犯錯,不要怕辛苦,未來路才會更寬廣、可塑性會更高。
 
而在創新的道路上,洪鎮海並不一味追求高科技的技術和服務,相反地,他雜揉了傳統和現代,強調見面三分情,即使在電子商務盛行的時代,他仍鼓勵同仁一年至少拜訪客戶一次,站在客戶角度思考,這也是一種創新。
 
最後,洪鎮海坦言創新是條辛苦路,努力不等於成果,即使有創意也不等於有市場,花錢創新還不一定有結果,反而可能拖垮整個企業,然而,若不勇於創新,產業則不會進步,因此仍必須創新,勇於嘗試,別害怕溝通。「創新者永遠是孤單的」洪鎮海鼓勵大家勇於創新,即使可能會失敗,即使掌聲總是零零落落,仍要帶著決心和熱忱與當仁不讓的精神,不要害怕,持續努力。

列印